登入
Shopping Cart

Dr. Matthew’s Blog #3 認識大腸癌!

大腸癌是現代化世界中,崛起最快也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常見於50歲以上成年人[1]

根據醫學觀察,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腸道內細小的息肉開始形成。腸內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有機會演變為癌症,唯獨癌病變的明確原因不明。

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若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有機會侵入和破壞附近的器官,還可以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正所謂上醫治未病,如果息肉癌病變可以歷時10年之久,只要我們把握時間,也許能轉危為安。如何把握時間嗎?

現在讓我們先瞭解醫學家所給出一些關於大腸癌的資訊。

高危因素

醫學界仍在全力研究大腸癌的成因,目前暫未有確切的定論。

據統計,大腸癌的形成與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過多紅肉及加工肉食的攝取、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因為食物中的動物性脂肪含量與腸癌的關係最為密切。

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及飲酒也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另外以下因素也和大腸癌息息相關:

● 50歲或以上男性

●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 過往有大腸息肉

●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大腸癌症狀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常見的病因包括:

●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 大便後仍有便意

● 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 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疲倦

由於這些病因往往與其他腸道疾病相似,如果你發現有關症狀,應儘早就醫。

如何預防大腸癌

透過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可預防或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 多進食全穀類、豆類、水果和蔬菜等高纖維食物

● 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食

● 經常進行體能活動

● 保持適當體重及腰圍

● 避免飲酒及吸煙

● 定期檢查或大腸癌篩查測試

那麼,這些就足夠了嗎?

的確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減少接觸化學及加工食品,定期篩查測試,可以減少誘發癌病變的機率。

但我們能確保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到化學物添加的食物及日用品?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空去做運動,每日也保證給身體有足夠的休息?

可能當人生病時,西醫藥物及治療手法對癌症治療及控制有其功效,但除了依賴醫生處方藥外,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病從口入,說穿了腸道疾病包括大腸癌正是日常飲食習慣不科學而導致身體發病的一種常見疾病。

文章初段說過,息肉癌病變可以歷時10年之久,所以保障腸道有一個健康的環境可能是避免慢性疾病,甚至癌病變的轉捩點。

‘科學’(Science)頂尖科學期刊,在2013年將微生物研究,選為十大科學突破。

科學家們不斷證實腸道菌對人體的健康層面影響涵蓋之廣,從而有了一個新的醫學名詞,“腸腦軸線”。

大腦屬中樞神經系統、腸道屬腸道神經系統,聯絡兩者的網路統稱“軸”。

若更仔細地檢視,這個“軸”其實涵蓋了迷走神經系統、腸道免疫系統、腸道菌代謝物質、HPA軸。而腸道菌就是借由這四種路徑與大腦聯繫的。

腸道菌透過腸-腦軸線影響大腦,進而影響到全身器官組織,心臟、肝臟、肺、腎臟、皮膚、骨骼等等,影響極廣。

當影響大腦的中樞神經時,帶來的健康問題包括憂鬱、睡眠、認知能力、記憶力、情緒,若更嚴重則導致自閉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除了以上的遠端影響,腸道菌群失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便秘、消化不良、腸躁症、炎症性腸病等,還有影響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多巴胺)的濃度,對情緒的影響更是直接。

腸道菌的影響之廣泛,令人驚訝。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是解鎖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的鑰匙。

說到了這裡,大家也應該開始明白,上醫治未病,大至大腸癌,小至日常的身體及情緒健康,也聯繫到腸道健康。

瞭解了這些之後,腸道健康的確不容忽視。在現今科學發達的情況下,腸道菌可以輕易地由健康補充劑吸取。而對腸道健康提供益處的腸道菌稱之為益生菌。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琳琅滿目,每種聲稱的功效都不同,利用傳統草本知識結合科學應用,新一代的草本產品或能有效輔助我們在生活中取得健康。

最後為大家總結一下如何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

哪些益生菌才有效?

現時有最多科研支持的益生菌,主要屬於兩個菌屬: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屬(Bifidobaterium)。

前者能夠在代謝糖分的同時產生乳酸,後者能製造出乳酸之餘,還能製造出維他命B群及醋酸。兩者都能酸化腸道環境,抑制害菌繁殖,緩解消化不適與便秘。

在我們的腸道內,這些菌屬有不同的菌株共存,選擇產品時應考慮菌株的多樣性(多種菌株配方),更接近腸道原生環境。

多樣性有效減少破壞腸道原有的微生菌生態平衡圈,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如減慢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和腹瀉等。

1.添加劑

益生菌產品通常帶酸味,廠商普遍會加糖或添加劑如色素、香味劑等改善產品口味。

雖然這些食品添加劑一般來說都是安全的,但畢竟多吃添加物對身體無益,所以最好還是儘量選擇少添加的產品。

2.產品認證

注意產品上的菌株是否得到國際機構認證,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或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TGA等國際機構,證明菌株已有足夠的科研證明其安全。

3.益生菌的數量

由於服用益生菌產必須要經過胃部才能到達腸道,其中的有益菌會因為強酸的環境下被消化掉及減少數量。

另外益生菌會和腸道內本已存在的有害菌及條件致病菌競爭營養、生存空間及黏附在腸道壁的位置,所以益生菌數至少要達100億,才足以發揮效用。

在遵守產品建議服用量的指引下,通常在服用益生菌1-2個星期後,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才會慢慢提高,腸道不適的症狀便會開始減輕,如每天有正常排便、減輕腹瀉症狀等。

益生菌還有什麼功能?

雖然乳酸桿菌屬和雙歧桿菌屬都是比較常見用於平衡腸道生態環境的菌屬。

但科學家也不斷在研發其他有利於腸道健康的菌屬,如幫助改善長期腹瀉和改善腸道敏感(腸道慢性發炎)的菌屬。

益生菌推薦

0.1 益生菌益生元配方

https://summerherb.co/product/49/Intesreg-Plus

l9種菌株75億CFU

l高效複合配方:L-穀氨醯胺、菊苣纖維等

l雙層包衣技術、有效保護益生菌活性

l增加有益菌繁殖、修復腸道黏膜、提高腸道免疫

0.2 腸均衡益生菌

probiastrin

l專業調理腹瀉配方

l雙層包衣服技術、保持菌群活性

l預防和治療多種類型腹瀉、保護腸道黏膜、平衡腸道菌群

胃免幽益生菌

https://summerherb.co/product/105/Probicobacter

l專利羅伊氏乳桿菌 200億CFU

l特別添加維生素C、B12、A、鋅和胡蘿蔔硫素

l根除幽門桿菌、預防感染和調理慢性胃炎

參考資料

[1]Weitz J, Koch M, Debus J, Höhler T, Galle PR, Büchler MW. Colorectal cancer. Lancet. 2005 Jan 8-14;365(9454):153-65. doi: 10.1016/S0140-6736(05)17706-X. PMID: 15639298.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