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天然存在的維生素C有L與D兩種異構體,後者無生物活性。
生理功能
1.參與羥化反應
羥化反應是體內許多重要物質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驟,在羥化過程中,維生素C必須參與,如促進蛋白合成、促進神經遞質合成、促進類固醇羥化、促進有機藥物或毒物羥化解毒。
2.還原作用
維生素C在體內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促進抗體形成、促進鐵吸收、促進四氫葉酸形成、維持巰基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等。
缺乏症
1.維生素C缺乏病,如體重減輕、四肢無力、衰弱、肌肉關節等疼痛、牙齦紅腫、牙齦炎、感染發炎;
嬰兒常有激動、軟弱、怠慢、食欲減退、四肢疼痛等。全身任何部位可出現大小不等和程度不同的出血、血腫或瘀斑。
2.還引起膠原合成障礙,故可致骨有機質形成不良而導致骨質疏鬆。
過量危害
1.毒性很小;成人維生素攝入量C超過2g,可引起滲透性腹瀉;
2.當超過1g時,尿酸排出明顯增加;
3.當攝入維生素C在2~8g/d時,可出現噁心、腹部痙攣、鐵吸收過度、紅細胞破壞及泌尿道結石等不良反應;小兒生長時期過量服用,容易患骨骼疾病。
膳食參考攝入量
成人推薦攝入量(RNI):100mg/d (毫克/天)
食物來源
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因此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要靠食物提供。
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蔬菜:如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
水果:酸棗、鮮棗、草莓、柑橘、檸檬等。
理化性質
1.易溶於水,在酸性環境中穩定;
2.遇空氣氧、熱、光、鹼性物質,特別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銅、鐵等金屬離子存在時,可促進其氧化破壞。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師,葛可佑,人民衛生出版社。